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刘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叙事理念和路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4日

一、如何理解新闻的故事化叙事

(一)故事创设了一个特殊的接受情景

接受创设的特殊情境意味着一种认知啊,对于意义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就涉及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有四个核心构成要素,首先就是情景,所以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意义建构,需要在一个情景当中去完成,所以情景的意义就至关重要。

(二)讲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能力

故事化的新闻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限制的突破,增加读者的参与度,这样的做法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并且故事化的新闻创作实际上对新闻写作有着更高的要求,能够讲好一个故事首先是消费时代最基本的文本要求,文学化、故事化的文本最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从而进行阅读,而且在当代,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是要去按照产品化的方式来生产故事。

(三)讲故事的最终落点是讲道理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们当代新闻工作者们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而且不仅仅体现在故事化的新闻中,不能仅仅靠博人眼球,而是要在“道理”层面上阐释中国立场。并且随着全球多元化发展,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越来越响亮,要合理的、有逻辑的在全球公共议题面前阐述中国逻辑或者中国方案,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四)讲道理的前提是确立我们的知识框架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闻业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任何不专业的故事化报道都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因此在此阶段,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在客观上需要更为客观的认知能力,一定要将新闻置于特定的知识体系中,不要对知识体系之外的内容妄加评论。

二、故事化叙事的基本方法

(一)“寻找”故事

在写作一篇报道之前,首先要去寻找合适的题材,也就是合适的“故事”,只有合适的“故事”才能够从道义、逻辑等方面传达出正确的能量。而且,“故事”中流淌的“主题”最有生命力,最有认同感,现实生活本身就具备戏剧性和命运感,宏大的社会主题,往往是在人物命运结构中“长”出来的。

(二)“编织”故事

有了好的故事,需要知道如何去叙述。通过悬念去“编织”故事通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样可以创设一种戏剧性的文本接受体验。而戏剧性和悬念感的呈现,一方面离不开对特定“故事框架”的生产,另一方面离不开对特定“符号形式”的生产。

(三)“设计”故事

为了强化报道的“故事性”,很多记者曾经都深入到当地生活当中,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和认同感。但是在“介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能够改变对象原有的生活逻辑,不能够改变对象的客观形态。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