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9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书育人内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本科全部课程的教育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坚持顶层设计和创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强化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的依托,要通过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当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逐步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专业课程教师应抓好课堂教学管理,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

(三)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标《纲要》对艺术类、文学类、管理学类、教育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体要求,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教师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都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体现育人和价值塑造,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业伦理、工匠精神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

(四)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以项目为引领,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路径。将“项目研究”与“课程思政”建设一体设计、同步推进。利用我校优质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建设等项目,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实现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机统一。以项目为抓手,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由点带面,进一步扩大项目成果,逐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三、主要内容

(一)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

1.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2.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3.实践类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二)结合专业特点、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在教学大纲、教案中适当体现出课程思政元素。

1.文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管理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3.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4.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三)以项目建设完善课程思政体系。结合我校优质课程、本科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项目和形式,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由教务处组织,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相关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扩大影响范围,在形成成熟做法的基础上,推广到全校所有课程,充分发挥各类项目的示范性和引导性。适时推出“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独立申报、评审、结项的相关制度。

(四)加强教师德育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切实提高育人意识。各院系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五)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优质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注重发挥“价值引领”功能,鼓励思政课程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利用集体备课、专业研讨、组织活动等形式,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六)完善课程思政育人督导机制。结合学校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2020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完善课程思政督导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常务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教务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二)加强组织实施。各二级学院由本院党支部书记和院长直接负责组织实施,结合本学院各专业特点,制定本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过程、师资队伍中,有机融入学院整体的教育教学,形成学院课程思政的特色亮点。加强各学院教师的沟通交流,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加强计划推进。我校目前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共计700余门,计划用2年时间分4个批次完成,每学期为一个批次,经研究讨论决定第一批推进课程为课程总数的10%左右,以期先行试点,树立样板,逐期扩大。要发挥领导干部、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保质保量、有效推进。

(四)加强教师培训。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班、组织召开校院两级课程思政研讨会,使教师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建设路径和教学设计等。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竞赛,加强各学院教师的沟通交流,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学校官网、校院两级的宣传栏及微信平台等宣传媒体,大力营造“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舆论氛围,为“课程思政”工作的推动营造好舆论氛围。

(六)加强总结考核。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和年度考评体系中,并贯彻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逐步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

(七)加强督学督导。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室的作用,增强对课程思政教学的督学督导。督导重点包括:一是教学文件规范完整,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融入思政内容的课程大纲和教案,开展教学活动;二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获得感,能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课堂教学育人成效显著,体现为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学生品格养成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风格突出,特色鲜明、感染性强、学生评价良好;取得对其他同类课堂具有可推广性、可借鉴性的教学改革经验。

附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


 

附件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指的是全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表明任何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表明任何课程教学都肩负德育的功能和责任。

“课程思政”不是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也不是用德育取代专业教育,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而非是“贴标签”“两张皮”的形式展现。

二、“课程思政”的思路

教育部要求:坚持“四个相统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一)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重要作用的同时,用好隐性教育渠道,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既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建立包括内容体系、教学体系和工作体系在内的一整套课程思政建设育人体系,也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

(四)坚持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一方面及时总结各地各高校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通过选树典型,以“点”带“面”,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课程思政”的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全校各级单位应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各地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课程思政”的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四)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五)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可以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一)师德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二)政治导向。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三)专业伦理。“专业伦理”教育是对未来从业人员掌握并遵守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即未来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将专业性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以此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及情商能力。

(四)学习伦理。“学习伦理”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是基于对类、群的伦理性认识和对学习内涵、价值、内容等方面的伦理反思和构建。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守纪律,在学习过程中体悟人性、弘扬人性、完善修养,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

(五)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取授课所需内容进行讲解、实践,结合各专业课程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效地纳入到教学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共融并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五、“课程思政”的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仅应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而且也应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根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原则,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一)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灌输应注重启发,是能动的认知、认同、内化,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更非填鸭式的宣传教育。渗透应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向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渗透。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就是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实践。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的,而是应从社会实际中寻找,从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理论的形成,依据实际来修正理论逻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未来的历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比较、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比较、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使思政教育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不是一种具体、单个方法的名称,而是一种类型的方法称谓。其中,前者指的是教师组织实施的,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后者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融洽。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性、统一性,个体的独特体验则是事物的个性、差异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六)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正面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教育,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引导学生品德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Baidu
sogou